从这里开始就是正文。

第七回:西博尔德和熊茶屋(之一)

最终更新日2024年11月7日

关口日记中熊茶屋的始末

熊茶屋插画

东海道生麦村的街道沿线,立场茶馆鳞次栉比,可见每家茶馆都花了很多心思,为招揽客人而努力。文化·文政时期,在鹤见和生麦的交界处,生麦北町,有熊茶屋五右卫门的茶馆,饲养月轮熊,连接店前作为看东西。在这家茶馆里,1810年左右开始饲养的母熊是艺达者,所以很受欢迎,十分繁荣。之后,文政7年左右开始,在生麦的忠左卫门方面开始养白熊(白子),开始利用店里的招揽客人。
正好那个时候,1826年(1826年),跟随长崎的荷兰商馆长来到江户的西博尔德(1796~1866年,德国人,医生)在往返的路上,看到了这两只生麦的熊,在其著作《江户参府气候》中关于熊茶屋的熊进行了如下记载。
“1826年(1826年)4月9日,我看到一只熟练的熊。头很小很尖,沿着头顶的顶端有深沟,鼻子很短,前端细,两侧带有茶色的味道。这只动物长4英尺,胖乎乎的,18岁就被捕了17年。因为习惯了,所以做了各种各样的技艺。”
之后,西博尔德回到了荷兰,1833年发行的《日本动物志》中,介绍了在日本见闻的动物,并详细报告了其中在生麦村看到的熊的情况。据说这是第一次向海外介绍日本熊的熊。以下是长篇文章,摘录其中的一部分来记录。

《日本动物志》西博尔德著
“西藏熊(学名:拉丝斯,奇佩达努斯)
这种熊一般生活在印度的山地,虽然在中国也有,但是在日本也有很多栖息。在日本,熊或是有月状斑点的熊(月之轮熊)的意思。这只熊广泛地生活在列岛各岛的山地一带。其习性与欧洲种熊的习性几乎相同。也就是说,爬上树,冬季躲在自己挖的洞里。作为食物,果实、树根等植物性的东西是最普通的。捕获这个的时候,会给红薯、煮好的米以及其他谷类或淀粉质的果实等。经常能看到被关在笼子里或者系在锁链上的年轻熊,但是这些在3~4岁之前很容易老实地对待。但是,过了这个时期,变得非常猛,不得不放手。日本的演出师对这些熊进行技艺,在人们聚集的地方供观众。
西博尔德在访问该国首都的时候,看到了在离江户数里、川崎很近的生麦村,18年前被捕到的这种熊。其身长在1米30厘米左右,做出了一些技艺。西博尔德还在江户看到了(生麦的错误)全身洁白的熊。那是在日本北部捕获的白子。这只熊被授予蚕豆的荚和其他作为饵食。日本人非常珍重这只熊的肉,皮出口。脂肪被广泛利用,卖得很贵。肝用于药用。
博物馆里没有可以用来比较的印度产的乌尔休斯和西藏熊的个体,所以不能断定日本的熊和印度的熊是完全同类的。但是,仅仅看日本这两只熊漂亮的皮和它的头盖来看,和印度西藏熊的描述完全没有区别。根据这一对比较,我们看到,两者是同一种,完全没有疑问的余地。”(大久保昭男翻译)

本页的咨询

鹤见区总务部区政推进课

电话:045-510-1680

电话:045-510-1680

传真:045-510-1891

电子邮件地址:tr-kusei@city.yokohama.lg.jp

返回上一页

页面ID:371-661-549